佳文赏析 | 相互交织的全球性与地方性:基于中美两国顶级地理学年会的文献计量分析
顶级学术年会是学术界一种重要的制度性会议形式,通常是定期召开的一种大型综合性或主题性学术年会会议。国家级地理学年会因其主题性、规模性、参与性、学术性等特点,已成为国内外地理学者相互交流并推动地理学事业共同进步的特殊“活动”载体。近年来,东西方代表性顶级地理学年会呈现出哪些联系与区别?如何利用会议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进行学术前沿的深度挖掘?AAG与CCG两大顶级地理学年会促生了哪些讨论热点与研究趋势?如何通过地理学年会的“全球性”与“地方性”来批判反思地理学事业的创新发展?为进一步了解或激发大家对于地理学年会活动形式的关注和参与,今天特为大家推荐的文章题目为《Intertwining globality and locality: bibli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top geography annual conferences in America and China》(具体引文规范请详见原文),原文来源为:
Zhuang, L., Ye, C.& Lieske, S.N. Scientometrics(2019). https://doi.org/10.1007/s11192-019-03325-3
要点
(1)学术会议是进行知识交流、创新和生产的关键场所。顶级地理学年会的会议论文更是其学科发展热点与研究前沿的重要体现。(2)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会(以下简称AAG)与中国地理学大会(以下简称CCG)在特征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特别是在具体地理问题的关注方面。(3)在会议历史、学术权威和制度文化的影响下,AAG与CCG分别凸显了典型的“全球性”和“地方性”特征,在全球的或地方的研究话题上存在一部分共同关注和多重交织。(4)相较于AAG多样化的技术应用和分支学科的不断发展,CCG在实证倾向上需要继续加强人文思考。(5)随着不同学科或领域的持续交叉和融合,未来地理学发展应适时增强学术会议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以促进学术自由并解决地理问题。
1 引言
本文所讨论的“全球性”和“地方性”的概念是相对的,且它们之间的边界是灵活而模糊的,其尺度内涵主要聚焦学术会议的外在“形式”和会议论文的内在“内容”。基于文献计量学特殊视角的进一步批判和延伸,我们认为“全球性”和“地方性”两个概念对于解释地理学年会的会议动态而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作为国家级的大型学术平台,AAG和CCG是剖析和理解地理学会议实践的最佳对比案例。本文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我们对全球性特征为主的AAG2014-2018的会议论文主题词进行共现分析并列出了名词性术语演进图谱,以挖掘时间序列上的研究脉络变化。其次,本文分别考察了2018年的AAG和CCG会议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特征,以探究地理学年会关注内容的全球性与地方性差异或联系。第三,本文进一步对以“地方性”特征为主的CCG2018会议论文进行合作网络关系特征的揭示。最后,本文通过对2018年的AAG与CCG会议论文进行关键词及其聚类的对比分析,阐述了地理学研究热点与前沿中的全球性与地方性的融合关系。
2 研究对象与数据
本文以2014-2018年为时间尺度探讨AAG在“全球性”主题上的变化,及其与中国“地方性”主题的交互背景。同时,我们选择2018年为年份节点对AAG和CCG进行深入比较。此外,我们对其主要年份的全部会议论文进行文献记录的搜集、筛选、编码等数据处理,最终共统计有效文献记录30270条(表1),文献记录信息主要包括: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年份、分组名称等。
3 研究方法
观察体验法。本文作者以参会者身份分别参加了2018年的AAG和CCG会议,相应提交不同学术论文并作会议分组报告,同时对会议举办实况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体验式研究。
文献调研法。由于会议论文属于非规范的文献格式,故本文需对大量的文献记录进行手动处理与格式调整工作。根据相应会议论文提供的有限信息,本文遴选的文献记录字段主要包括: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年份等。
共词分析法。主要原理是通过主题词、关键词等之间共同出现的次数来统计相似性(或关联强度)。具体步骤是通过对一组词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组文献中的共现频次,然后建立共现矩阵并利用Cosine标准化公式进行共现矩阵标准化,继而进行多元统计和网络化分析。
空间分析法。本文通过对会议论文合著者的来源单位及城市坐标信息进行提取,进一步从微观尺度上分析中国学者在国家内部的合作网络关系。同时,对科学合作网络信息进行地理空间的可视化,由此探究来自不同单位的合作网络特征及其结构差异。
4 研究结果
4.1 2014-2018年AAG会议论文的主题词共现网络与演进分析
研究前沿和热点,可以认为是在某个领域中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或多个话题,它们具有很强的时间特征。鉴于一个专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保持的时间有长有短,故本文通过对2014-2018年的AAG会议论文进行名词性术语提取,进而对历年研究主题的词频、词语时间趋势、词汇网络属性等特征进行分析(图1)。对于其演化态势的阐释关键在于三个方面:术语聚类层面、时间网络层面(表2)、节点术语层面。总体而言,AAG会议主题的演变突出表现为对全球性问题的重视,且地方性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凸显。一些传统的全球性问题依然是AAG会议持续关注的热点,如气候变化、空间分析、生态环境、城市发展等。同时,一些新的地方性主题也日益成为AAG会议新的焦点,如对来自美国、墨西哥、韩国等地方尺度问题的逐步关注。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和城市中国等名词术语的出现,反映了中国问题在AAG2018中成为了新兴的重要话题。
4.2 2018年AAG会议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网络
根据AAG2018会议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发现(图2),近年来国际地理学讨论的热点关键词主要包括GIS、气候/气候变化、RS、可持续、农业等。这些词在复杂的共现关系网络中是相互区别且相互联系的。总体而言,GIS与RS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将成为地理学实现跨领域、跨学科融合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这些技术在不同领域研究中的使用也体现了地理学“综合性”的学科特点。同时,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农业等一些全球性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然是地理学国际会议中始终关切的研究方向。此外,就会议关键词而言,与关键词China密切相关的主要有土地利用和地下水。相对于上述主要关键词,China虽然出现频次较高但却处于图谱网络的孤立位置。
4.3 2018年CCG会议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网络
根据CCG2018会议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发现(图3),近年来中国地理学讨论的热点关键词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影响因素、中国、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等。这些多样化的关键词,正在形成一个反映全球问题的独特而稳定的共词网络。总体而言,气候变化是目前中国地理学研究最为关注的重要全球性热点问题。同时,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方式是中国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这些研究具有典型的“学科发展为国家服务”的地方性特征,大部分研究主要聚焦在中国的国家尺度范围之内。此外,关于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也是目前中国地理学关注的重点方向。
4.4 2018年CCG会议论文作者(单位)合作网络
虽然CCG的地方性在AAG中有所凸显,但其在全球性中的关系强度相对有限,这在CCG作者合作网络中也有所体现(图4)。合作网络最密集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陕西省,并形成了以“北京-西安-南京”为顶点的三角形网络密集区。虽然合作机构分布较为广泛,但不同机构的对外合作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等级差异,这同时反映了不同机构对外合作研究能力的差异,整体网络合作研究的活跃度仍显不足。由于CCG2018的会议举办城市为西安,故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陕西及其周边高校或机构的参会热度,从而突出反映了大型学术年会会址选择在地理空间上的临近效应。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通过与“地方”的相互关系来定义会议的例子。
4.5 2018年AAG与CCG会议关键词对比分析
AAG与CCG在会议热点话题的关注上具有显著差异。本文在对词频阈值进行统一设置的基础上,共发现两大会议满足条件的关键词数量分别为1246和4743,并根据每一关键词的总联系强度值各选取会议前25个热点词进行对比分析(表3)。同时,AAG与CCG在会议主题的关注上具有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探究会议的研究主题,本文还将两大会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并选取前13个聚类进行对比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AAG与CCG之间的“全球性”与“地方性”的交织主要表现在外在“形式”和内在“内容”两个方面。在形式上,AAG具有更悠久的历史,会议组织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参会者的国际规模都非常高;反之,由于承办历史和国情原因,CCG的会议规模则相对较小,参会者也绝大多数来自中国本土。不过,一部分中国学者及少数国外代表则同时参加了上述两个会议,也正是他们促进了会议之间的深入联系与互动。因此,AAG与CCG反映了“全球性”与“地方性”在形式上的差异和交织。在内容上,两种特性的交织表现得更加显著:第一,会议的形式约束了其内容上的总体特性。第二,两种会议在“全球性”与“地方性”的交织基础上,既有共同关注也有各自聚焦。第三,两大会议为全球或地方问题的交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地理学年会是推进地理知识创新和地理问题解决的重要场所。在快速的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既需要对全球问题进行普遍发展的探索,也需要借助地方的具体实际来尊重地方观点。地理学固然有服务军事和政治的历史,但它更有必要去突破某些界限进入到日常生活中,并最终为地球上的地方个体服务。未来可能更多的是以地方做法来促进全球问题的解决,反之亦然。随着学术会议交流的开放性日益增加,不同会议之间的参与互动也将愈加强化。因此,研究主题的全球性与地方性已经存在尺度转换上的相互融合。总之,不断开放与包容的顶级学术会议将为整个地理学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交流媒介,并使地理学者在探索全球性与地方性地理问题之间的关系时获得更大的研究自由。
此外,也有如下一些新的启示:本文在研究方法和对象选择上的创新和突破,这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学术前沿研究的主观性;本文方法对于其他学科及其会议的比较研究也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论上,一些其他方法如对于参会者尤其是各分支学科专家的访谈调研,也应该用于进一步探讨文献计量学与变化中的地理学主题之间的关系。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文排版:田可
责任编辑:乔智
审核:王波涛 常贵蒋
猜你喜欢
1、佳文欣赏 |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承载力反思:概念、理论与实践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再走呗~